日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碳達峰碳中和研究中心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共同發布的“中國石化化工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路徑研究”結果顯示,石化化工行業在現行情景下排放量無法實現2030年前達峰,而通過能源結構調整、節能和低碳技術改造、低碳循環及高效利用等途徑可以實現行業減排??嘏徘榫跋?,行業預計在“十五五”末左右實現碳達峰。
石化行業受關注
控排情景可達峰
石化化工行業是我國二氧化碳(CO?)排放主要來源行業之一。行業在2030年前能否按期達峰,不僅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而且將對工業部門和全國能否按時達峰以及峰值產生巨大影響。
據課題組成員、石化聯合會產業發展部高級工程師翁慧介紹,課題組基于中國統計年鑒、行業協會、企業碳核查等多種來源數據,在分析歷史排放趨勢的基礎上,識別能源集中度高的重點行業和產品,采用情景分析法針對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三大子行業中的煉油、乙烯、丙烯、對二甲苯和合成氨等重點產品,預測其基準情景和控排情景下的產量和碳排放強度,以及石化化工行業2021~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趨勢??嘏徘榫跋?,石化化工行業預計在“十五五”末左右達峰。
課題組強調,預測石化化工行業未來CO?排放量的變化趨勢和達峰情況,探明達峰路徑,能夠為行業低碳發展提供針對性建議,為工業部門盡早實現碳達峰和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借鑒和參考。

三大行業分化大
化工行業基本達峰

研究表明,當前石化化工行業能源消費量集中度高。“十三五”期間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的能源消費量占全行業能源消費總量比例基本穩定在95%左右。其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能源消費量約占全行業能源消費的55.2%,2010~2020年約增長53.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的能源消費量占比約為34.7%,2010~2020年約增長98.9%;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能源消費量占比約為5.3%,其能源消費量先增后減,2020年能源消費量仍比峰值年(2014年)低1.7%。
“根據行業統計習慣,石化化工行業可劃分為三大子行業,分別是油氣開采行業、石化行業、化工行業,不同行業的碳排放水平放趨勢不同。”翁慧說,研究表明,石化行業和油氣開采行業碳排放仍將保持增長趨勢,也是未來石化化工行業碳排放增量的主要源頭??傮w來說,控排情境下,石化化工行業預計于2028~2030年達到峰值,碳排放量比基準年增加3×10?~4×10?噸。
據翁慧介紹,“十三五”后半段,化工行業主要產品已處于產能相對過剩、產量基本達峰的狀態,未來重點產品產能產量將保持穩定或下降,碳排放已于2015年出現局部峰值,之后行業進入平臺期,整體趨于平緩,因此化工行業碳排放已基本達峰。
減排路徑漸清晰
結構調整是關鍵
課題組提出,根據行業特點,石化化工行業減排可通過能源結構調整、節能和低碳技術改造、低碳循環及能源高效利用等途徑實現。其中,石化化工行業達峰關鍵舉措為:調整產品結構和控制低端產能,通過減少成品油產出規模、推進煉化一體化發展實現減油增化,控制化肥、燒堿、電石等產品過剩產能、低端產能;提倡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回收利用,通過提高化肥利用率、延長塑料制品使用壽命減少資源浪費,完善包裝用廢塑料回收利用體系等;加強自備電廠管控,現有燃煤鍋爐以可再生能源進行替代;在標準制度方面,通過提高能效碳排放標準推動節能項目實施,實行總量控制,推動納入碳市場進行管控。
“石化化工行業產品產量是決定行業能否碳達峰的關鍵。應進一步嚴控新增低端產能,出臺產能置換政策,加強產能置換監管,控制行業產能增長速度。”翁慧表示。具體而言,要推行減油增化優化產品結構,減少成品油產出規模,推進煉化一體化發展,原料化工輕油收率到2025年達到14%。合理控制產能總量,對化肥、燒堿、純堿、電石等產能過剩行業,新、改、擴建項目實施產能“減量置換”;對于煉化一體化項目,應對擬建項目進行嚴格論證,抑制低端產能重復建設,同時實施“減量置換”。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煉油和石化產業基地化、石化和化工園區一體化、集約化程度。開展新增產能碳排放評估,鼓勵低單位碳排放量的產品產出量的項目投建,禁止或限制高碳排放、低產出量項目的實施。
記者了解到,隨著2030年逐步臨近,在中央出臺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等頂層設計指引下,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路徑日漸清晰。備受關注的石化化工等工業領域及重點行業碳達峰行動方案年內將出臺。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近期發布的《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也提出,引導煉油、煤化工、純堿、乙烯、合成氨、化肥等企業有序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提高生產運行能效,堅決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落后工藝、落后產品;加強綠色低碳工藝技術裝備推廣應用;限期分批實施改造升級和淘汰。
石化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副主任李永亮表示,目前行業有30%的產能達不到《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提出的基準水平,需要在3年內分批實施改造升級和淘汰。石化聯合會、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正研究提出一系列石化化工行業節能升級改造的技術方向,引導行業提升整體能效水平。